
宣讲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演练防溺水施救技能
进入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增强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南阳市“青春护航”志愿服务团积极行动,组织宣讲老师走进校园,开展了一场场生动且实用的防溺水宣讲活动,为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入脑更入心 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每年夏天,都有一些鲜活的生命因溺水事故而消逝,给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在市第四十二小学,志愿服务团宣讲老师李冬晓神情严肃地说。他是南阳蓝天救援队的骨干成员,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和专业的急救知识。
李冬晓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溺水案例,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溺水事故的可怕。“大家看,这个小朋友就是因为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私自到河边游泳,才发生了这样的悲剧。所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李冬晓语重心长地说。
紧接着,李冬晓详细讲解了溺水的原因、症状以及如何预防溺水。他告诉学生们,不要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记住这些知识,他将其编成了简单易记的口诀,带领学生们一起朗读。
“今天听了李老师的防溺水讲座,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溺水的危险有多大。以前我还觉得在河边玩水没什么,现在想想真是太可怕了。以后我一定会牢记防溺水知识,绝对不会去危险的水域游泳。”该校王同学告诉记者。
实操练真功 撑起生命“安全伞”
除了宣讲入脑入心外,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自救和施救方法,宣讲活动中,宣讲老师还带领孩子们进行现场实操,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市第三十三小学的操场,宣讲老师周鹏宇、李首志现场为该校1800余名师生演示了心肺复苏、救援等防溺水知识技能。在进行心肺复苏演练时,两位宣讲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点,台下的学生们个个目不转睛,看得十分认真。随后,宣讲老师邀请了几名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一开始,学生们还有些紧张,动作也不太规范,宣讲老师耐心地在一旁指导,手把手纠正他们的姿势。在宣讲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心肺复苏的要领,操作也越来越熟练。
除了心肺复苏,宣讲老师还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救生圈、救生衣、竹竿等救援工具。通过这些演练,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施救,还明白了在面对危险时要保持冷静,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实操,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防溺水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一些急救技能。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安全教育,但是像这样专业、生动的防溺水宣讲还是第一次。希望以后能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为孩子们的安全多一层保障。”该校的王老师感慨地说。
全社会携手 护航祖国未来
在宣讲中,我市各个学校老师纷纷表示,将以防溺水宣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让防溺水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共同为学生撑起防溺水的“生命安全伞”。
“生命无价,安全为先。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都有责任护航孩子安全成长。今年以来,宣讲团已开展各种防溺水宣讲活动40余场,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南阳市“青春护航”志愿服务团团长包万赋表示。 他告诉记者,服务团将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和形式,除了传统的知识讲解和实操演练,还将制作防溺水宣传手册、短视频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更多的青少年和家长了解防溺水知识。
此外,志愿服务团还将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邀请更多的专业救援人员、医生等加入到宣讲队伍中来,为青少年带来更加专业、权威的防溺水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为我市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文/图)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