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8月27日,全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推进会在浙江湖州召开,会议通报了近年来检察机关加强生态环境检察的工作情况。
据介绍,2023年以来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34.5万件。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受理审查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6万件4.6万人,受理审查起诉10.7万件19.1万人。强化民事检察监督,受理审查涉生态环境资源民事检察监督案件1000余件。扎实开展行政检察监督,办理涉环境资源行政裁判监督案件799件、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件1.1万件、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8万件。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14.1万件、民事公益诉讼2.8万件,提起诉讼13911件。
检察机关切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23年以来共提起公诉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案件3193件5734人,非法狩猎犯罪案件8167件12937人,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犯罪案件2275件3518人。加大对非法猎捕采集野生动植物、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的监督力度,今年6月,最高检部署开展鸟类野生动物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协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野生鸟类栖息地、候鸟迁飞通道及河流、湖泊、湿地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机制,创建和推广“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会议透露,截至今年7月,全国共招录志愿者12.5万余人,志愿者提报各类线索3.7万余条,参与案件咨询、检察听证、跟踪观察3.8万余件。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陈慧娟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