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巍峨的古城墙
光影勾勒出古老传奇的模样
崭新的东风纳米驶下生产线
滚滚车轮载着襄阳人逐梦远航
古老与现代,诗意与侠义
热辣滚烫、岁月静好……
你究竟是怎样的襄阳?
01.古 老
街头巷尾随意寻一位“老襄阳”,问TA:“在哪儿能看到襄阳古老的一面?”
TA十有八九会告诉你,去北街,登上襄阳古城墙。

古城墙。记者杨东 摄
作为荆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之乡、汉水文化核心区,襄阳的历史总与金戈铁马相伴。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韩夫人率领全城妇孺筑城御敌,旷日持久的襄阳之战……硝烟散去,古城墙依然挺立。

夫人城。记者谢勇 摄
“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腰膂”,抚摸累累城砖,聆听历史回响!
02.现 代
一江之隔的樊城,惊艳了时光,写尽了繁华。
“嗡——”夜幕降临,汉江游轮低沉的汽笛声,奏响了夜襄阳的序曲。高楼栉比的沿江大道,上演着霓虹闪烁的光影秀。车水马龙的长虹路,跳跃着城市夜经济的强劲脉动。万达、武商、泛悦……摩肩接踵的人群,助推了假日消费。风华路、小甜甜夜市升腾的烟火气,藏着襄阳人的味觉记忆、难舍的乡愁。

沿江大道。图源:人民日报
这是一场美食的PK,夜市档口不大,密密麻麻地紧挨着。南北小吃、东西美食,蒸、炒、煎、炸,摊主纷纷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奔走了一天的游客,纷纷停下脚步,用地道美食标记一座城。

风华路夜市。记者杨东 摄
03.诗 意
《唐诗三百首》与襄阳有关的有27首,《全唐诗》48900多首咏颂襄阳的就有4000多首。如果说襄阳是唐诗的高地,那么岘山就是写下浓墨重彩的“诗山”。

岘首亭。记者杨东 摄
李白爱它“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陈子昂叹它“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孟浩然赞它“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解码盛唐诗人的精神原乡,怎能不去岘山?去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来襄阳拍摄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与知名学者康震、张静登上岘山,一路寻访孟浩然的足迹。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节目截图
04.侠 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先生一生未曾到访襄阳,襄阳却是他笔下的偏爱。“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260多次提到襄阳。

襄水街上的金庸武侠墙绘。记者杨东 摄
侠义是城市精神,也化作城市风貌。襄水街大型“武侠风”墙绘,将郭靖、黄蓉的故事“跃然墙上”;奇幻谷用无人机演绎郭靖弯弓射大雕的名场面。

奇幻谷用无人机演绎郭靖射大雕。记者杨东 摄
如今侠义襄阳有着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业主轻生,民发物业57岁的保安卜群斌从17层顶楼翻下,在空调机位挡板上舍命相护11分钟。为救相识仅两个小时的同伴,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朱伟毅然退掉12张火车票。“单拐粥嫂”方丹,多年来带领志愿者团队为生活困难群体送出7万余份免费早餐……无数的襄阳人,用侠肝义胆绘就了侠义襄阳的厚重底色。
05.热辣滚烫
襄阳人的清晨,从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开始!搪瓷碗里撒着葱花的红汤还在翻滚,深谙吃面之道的老饕早已娴熟地挑起一筷子面条……

襄阳牛肉面。记者杨东 摄
“一麻二辣三鲜”,汤浓肉厚是襄阳牛肉面的特色,热辣鲜香是它标签。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在太空执行任务时对襄阳牛杂面心心念念,贾玲拍摄电影《热辣滚烫》减重期间仍要品尝家乡的牛肉面。

襄阳牛肉面。记者张伊乔 摄
从街头巷尾的寻常早餐,到馈赠亲朋的伴手礼,襄阳牛肉面正伴随着襄阳人永不停歇的奋斗,走向全国香飘海外,成功跻身网评“中国传统十大名面”。
06.岁月静好
如果说牛肉面的热辣滚烫透着襄阳人的豪爽,那么鱼梁洲的橘子海则藏着襄阳人的闲适与惬意。
氤氲的水汽渐渐弥散,迎面而来的江风,吹走了白天的燥热。怕晒的小姐姐,掐着点,追着晚霞而来,看落日余晖染红江面,听芦苇随风摇曳,沙沙作响。

沙滩是孩子们的最爱,稚嫩的小手堆呀堆,堆出童话里的城堡,光着脚丫跑呀跑,印出一串串跳跃的音符。
龙卷风一样的酒吧,传来阵阵欢笑,摇滚、吉他,玻璃杯里的气泡水映衬着青春的面庞。

远处汽车营地亮起了暖橘色的光,星星点点,就像草丛中的萤火虫在闪闪发光。
记者:彭艺唯:
编辑:苏琦琦;
审核:张伟;终审:柏睿;
运营:襄阳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