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塔吊林立的工地不见喧嚣杂乱,取而代之的是精密如钟表齿轮的施工节奏;数十米高的钢结构穹顶下,测量精度以毫米计;曾经困扰行业的工期延误难题,正在被一个个提前封顶的项目重新定义。今年以来,山西建投三建集团开展的“亮点行动”,正悄然重塑着项目管理基因,并以扎实的履约成效,赢得市场频频点赞。
“亮点行动”,是山西三建深入贯彻落实二届三次“双代会”精神、决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其锋芒,直指项目管理的核心——履约能力。集团公司旨在通过三级联动(集团、分公司、项目部)、精准施策,集中优势资源,在“成本管理、工期履约、人才培养”三条主线上打造出一批具有三建特色的管理样板和品牌工程。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行动伊始,集团公司就树立了明确的项目管理行动目标——2025年在建项目工期履约率要从2024年的66%提升至80%以上。截至8月底,最新数据令人振奋:履约率已达73.63%,同比提升7.63个百分点。统计期内,按合同约定应完工的91个项目中,有8个项目如“建业云境”“西上庄人居环境整治”等实现了提前竣工,37个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如期交付。数字背后,是管理效能的提升,是企业对客户承诺的郑重兑现。
亮点,闪耀在攻坚克难的第一线

在长子县建业云境建设项目,项目部成功化解疫情等超预期影响,最终较合同工期提前46天,将一个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的花园式住宅小区圆满交付。这份“提前”的惊喜,源于项目团队科学地统筹调度,更离不开集团公司强有力的支持。
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的集成优势,在西上庄办事处屋厦村项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项目团队从设计源头切入,通过召开多方协调会,最终方案获得了业主、设计方乃至村民代表的一致认同。施工中,他们坚持进度透明化,深度融合设计与施工,并依托集中采购有效控制成本与品质,最终项目提前13天竣工,成了共建美丽乡村的典范。
科技,成为驱动项目高效履约的新引擎

在技术难度极高的长治高新区锂电产业园制造基地项目,挑战前所未有:近40米高的单层厂房、38米的大跨度钢结构、3000平方米的圆形曲面玻璃幕墙……传统施工方法已经难以应付。
然而,在这里,工程师们用“数字孪生”技术为巨型钢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虚拟预拼装”,在计算机里反复推演、细致排查,提前排除所有可能的错位与碰撞风险,最终实现实际吊装作业精准到位、一次成功;他们用“BIM+三维空间测量”技术,为复杂的弧形幕墙进行精准“导航”,确保了每一块玻璃严丝合缝、曲面平滑。从“闪电开局”的现场组织,到“日检查、周考核、月调整”的动态管控,高科技手段与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让这个“硬骨头”项目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高速平稳运行。
智慧,体现在提质增效的细微之处

在沁水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等项目上,“永临结合”的智慧处处闪光。将未来要使用的永久道路基层先行施工,直接作为施工时期的临时道路,省去了重复修建的耗费;提前施工消防水池,严格对标验收规范,为后续一次通过验收扫清障碍。这些看似微小的优化,累积起的却是工期、成本和社会效益的巨大优势。
“亮点行动”显示出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今天,卓越的项目履约能力已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它不再是单一路径地埋头苦干,而是战略引领、体系保障、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多维共振的成果。它体现在提前竣工的数十个日夜里,凝聚在毫米级的精度控制中,蕴含在“永临结合”的绿色理念里。
首战告捷,步履未歇。当前,山西三建正将“亮点行动”中的优秀实践迅速转化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在全集团范围内推广复制。以管理筑基,以履约铸信,山西三建正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向着“健康三建”和行业一流的宏伟目标坚实迈进。(王源)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