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益阳南县周糠顺的励志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父亲患有腿部残疾,母亲患有智力残疾,家庭收入一直不好。他的伯父在县城开早餐店,从初中开始就把他接到自己家,照顾他在县城读书。他从小成绩一直不错,今年高考考了642分。
7月14日,周糠顺告诉潇湘晨报记者,虽然自己家庭情况不乐观,但他将其视为努力学习的动力,“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父母和自己的生活。”他报考的一志愿是北邮强势专业,“感觉录取机会大,主要考虑到可能就业好,同时也想去看看北京。”
父母均患病后,伯父不忍心接来照顾
周糠顺来自南县麻河口镇官正垸村,父母就他一个孩子。父亲周建军腿部残疾,村里给他安排了公益岗位,在村里做保洁员,他平时也打零工。母亲龚伏红患有智力残疾等疾病,需长期服药,难以从事劳动,只能偶尔帮忙做下家务。

△周糠顺。图/益阳日报
“他从小爱学习,主要靠自觉。”7月14日,周建军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正在做零工,儿子这段时间也在县城做暑假工,给自己挣生活费,吃住都在伯父家。伯父周建辉在县城有房子,并开了一家早餐店。儿子上了初中后,就被伯父到县城读书生活至今。“孩子能考这么好,我哥哥付出很多。”周建军说。

△周糠顺的高考成绩。图/益阳广电
“看到他家那个情况,实在不忍心。”伯父周建辉说,小周9岁的时候,他妈妈患上了智力残疾住院,小周就没人照顾了。看到小周学习很认真,怕影响孩子未来,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家。每天接送上下学,平时教导他好好学习。他的女儿30多岁了已经成家,姐弟俩关系很好,姐姐也经常协助教导他。

△周糠顺与父母周建军、龚伏红。图/益阳日报
周建辉介绍,小周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从来没上过辅导班,来到县城后,学习成绩比以前更进一步。“生活上比较调皮,不过也是小问题。”周建辉说,小周一般放寒暑假才回村,回村就爱打游戏。每回去一次,成绩就会下降,回来一段时间后,就又恢复正常。
“想改变父母和自己的生活”
7月14日中午,记者拨通了小周的电话,他说自己做暑假工刚忙完,正在去伯父家吃午饭。对于642分这个分数,他并不过度欣喜,“本以为自己会超常发挥,但发现没有,和平时一样。”

△周糠顺。图/受访者提供
小周说,虽然自己家庭情况不乐观,但它并没有怎么影响到他的学习,他也不会因此陷入紧张焦虑,“更多是把它当做一种动力,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父母和自己的生活。”

△周糠顺(左一)和同学。图/受访者提供
小周介绍,他报考的一志愿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强势专业,二志愿是陕西一所“211”高校的强势专业。他觉得一志愿录取机会比较大,“报北邮主要是从现实出发,更多考虑就业,同时也想去看看北京,感受首都的文化。”
潇湘晨报记者於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