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医疗过错怎么认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4:34:32    

    鉴定医疗过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封存相关医疗记录和物品

    将病历、医疗实物、监控录像等予以封存,并加盖医院印章,以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选择鉴定机构

    可以共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或者在起诉后通过法院指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

    鉴定内容

    有无过错及过错行为:明确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例如是否违反诊疗规范、未尽到告知义务、实施了不必要的检查等。

    因果关系:判定医疗过错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患者所遭受的损害是否是由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所导致的。

    责任程度:根据过错行为在损害后果中所起的作用,确定责任程度,包括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对等责任。

    鉴定程序

    申请:医患双方均可申请医疗过错鉴定,通常由患方提出申请。

    质证:患方需提交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的鉴定材料,医疗机构也可提交证明无过错的证据,双方对材料真实性进行质证。

    选择鉴定机构:法院将材料移交技术科后,双方共同挑选或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决定鉴定机构。

    听证:鉴定机构决定受理后,组织医患双方听证会,双方提交材料陈述意见。

    补充鉴定:鉴定过程中如发现材料遗漏,可要求补充材料,并经质证后移交鉴定机构。

    鉴定结果:鉴定机构出具鉴定结果,如需要重新鉴定,应委托其他鉴定机构进行。

    专业标准

    鉴定时应参考医疗水准和医学水准,考虑医师是否履行了通常的注意义务和告知义务,以及诊疗行为是否符合当时的医疗水平。

    其他注意事项

    在鉴定过程中,应区分医疗水准与医学水准,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鉴定结果对法院的判决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因此医患双方应充分重视并积极配合鉴定工作。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定医疗过错,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