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张雨
近日,当中国男子四人技巧队在成都世运会决赛中因关键动作失误与金牌失之交臂时,年仅21岁的张洺赫掩面而泣的画面刺痛了无数观众的心。然而,当队长史经纬坦然说出“大丈夫不怕失败”时,我们却在这群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奋力“奔跑”的潇洒——在过程中拼尽全力,对结果能坦然面对。
世运会上,有这样一群运动员,他们的名字尚未家喻户晓,他们的故事却充满力量。空手道选手魏宇纯,因遭申诉被清零得分,与奖牌无缘;体操运动员马学锋、施俊杰、史经纬、张洺赫施展独创动作时失误,痛失奖牌;拉丁舞选手阎棒棒、杜玉君,一路过关斩将,却因1.50分差距与领奖台失之交臂。但令人欣慰的是,短暂调整情绪后,运动员们迅速投入到下一程赛事的备战中。
阵痛过后是新生。中国男子四人技巧队每天训练8小时,重复着枯燥而危险的动作,只因为“真心喜欢”这项冷门运动。但比赛充满不确定性,就像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当分数定格在26.130分的那一刻,史经纬第一时间拥抱了哭泣的队友,在混采区他说“我们会积极地接受这次失败”。这种坦然不是认命的妥协,而是经过奋力拼搏后的豁达。
其实,无论身处什么赛场,谁没有心有所至而力有不逮的遗憾?远观领奖台,掌声如潮,花团锦簇,万丈荣光;近看却是永恒的战斗,是艰苦,是琐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忍不拔,还有无数不期而遇的痛苦和不约而至的失败。关键处在于,失败时,能不能稳住自己、持续奔跑?这既是生命质地的试金石,又是命运的分野处。正如一位教练所说,“我们输过很多次,但每次失败都让战术更成熟。”质朴的表述,透着善待失败的敞亮。
比赛,谁都不喜欢输,持续奔跑或许漫长又痛苦,但这就是人生,有未竟的征程,就会有更辽阔的天地。在这场非奥项目的顶级盛会上,运动员们在以不同姿态努力奔跑,这种在过程中拼尽全力、对结果保持豁达的态度,已经超越了胜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