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在高要这些村子,不用花钱,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10:09:00    

    在高要,

    一场“积分制+基层治理创新”的文明实践

    正在悄然改变着

    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村民成了巷道清扫的主力军,

    洁净的村道与房前屋后成为常态,

    乡风文明在潜移默化中

    实现飞跃。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之际,高要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在回龙镇松山村、小湘镇孔湾村等77个村(居)全面推广文明积分制,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乡村建设活动,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乡村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小湘镇孔湾村委会,墙上整齐张贴的“积分制”展板格外醒目:乡村积分治理简介、实施细则、积分超市兑换清单一目了然。

    “文明积分册”则详实记录着村民每一次志愿服务的足迹,从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到协助组织文化活动,点滴实践皆有迹可循。

    ▲ 孔湾村村民细致清理菜园里的垃圾。

    ▲ 在小湘镇孔湾村,村内环境时刻保持着洁净。

    而村民累积的积分,可在村内“积分超市”兑换实用的生活用品。“主动打扫周边卫生累积的积分,能到村委‘积分超市’换东西,东西不贵,但感觉特别自豪。村里环境确实因此干净了许多。”孔湾村村民刘女士说道。

    ▲ 孔湾村村民刘女士用积分兑换了一瓶花生油。林茵红 摄

    在回龙镇松山村,村道处处干净整洁,这背后离不开村民们的积极参与:他们不仅自觉清理房前屋后,还主动承担起公共区域的清扫工作。村里组织的关爱老人活动,也总有村民自发参与,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陪伴聊天。这些点滴善行通过积分积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奖励,更在村民心中激发了强烈的自豪感与责任感,让乡村充满温情与关爱。

    ▲ 对于村中人居环境整治,村民不再做“旁观者”,而是自发清杂。林茵红 摄

    村民莫女士介绍,家家户户都有一本积分册,只要参与了志愿活动后就能登记累计积分。“我参加过不少活动,像帮老人清洁卫生、关心老人,参与村里的公共活动,以及清理屋前屋后的杂草等都能获得积分。”

    ▲ 在松山村,文明积分制细则、兑换流程清晰明确。林茵红 摄

    文明积分制

    乡风文明从“纸上约定”变为“行动自觉”,这一显著变化得益于高要区推行的文明积分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积分管理,将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垃圾分类、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多方面纳入评价指标,覆盖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行为量化赋分,用“看得见的实惠”撬动参与热情,各村营造了“积分改变习惯、文明带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回龙镇松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伍成忠表示,在文明积分制的激励下,现在无需村干部动员,村民也会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的环境。这不仅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乡村治理活力,更带动了乡风文明的显著提升。

    小积分汇聚大能量。随着文明积分制在高要区全域推广,将惠及更多村民。大家携手共进,合力绘就产业兴、乡村美、民风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 小湘镇孔湾村古树公园。邹华彬 摄

    回龙镇松山村。以上两图 赖英娜 摄

    高要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股股长何晓亮表示,今年以来,高要区委宣传部立足基层治理需求,指导各村围绕中心工作,构建“四个一”运行框架,科学量化积分。同时结合“红黑榜”强化监督效能,激发村民从“要我参与”转向“我要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目前,高要全区已有77个村(居)实施文明积分制。“下一步将继续推广“四个一”框架,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党建结对、完善管理体系,推动文明积分制全覆盖。”何晓亮说道。


    时刻跟进积分变动,

    随时关注家乡变化。

    看得见的小积分,

    让村民的凝聚力

    在点滴参与中不断增强,

    持续释放大能量。


    来源:高要发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