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每次走进‘港湾’,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34:0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重庆大渡口区总紧贴职工需求、加大科学管理、拓展服务功能,织密户外劳动者服务网——(引题)

    “每次走进‘港湾’,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近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重庆大渡口区九宫庙商圈的街道时,环卫工人李珍已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正当李珍感到有些疲惫时,不远处一块醒目的招牌——“渝工港湾”映入眼帘,那是她常去休息的工会服务站点。

    大渡口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翔介绍,近年来,区总工会为解决户外劳动者喝水难、吃饭难、休息难等“关键小事”,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紧贴职工所需、加大科学管理、拓展服务功能3个步骤,让“渝工港湾”建起来、用起来、动起来。目前,全区已建成50余个“渝工港湾”,覆盖商圈、社区、公园等区域,搭建起以点带面、分布广泛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网。

    建起户外劳动者暖心“港湾”

    李珍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忙碌,一天要在路面上工作8个小时。“以前,累了只能随便找个树荫或者台阶歇歇,特别是冬天,花台、路沿上都冰冷得很;现在好了,有了这个站点,不仅能避暑取暖,还能给手机充电,真是太好了。”李珍边说边走进站点,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热水,脸上洋溢着笑容。

    记者看到,“渝工港湾”不仅配备了空调、饮水机、微波炉等设施,还贴心地设置了休息区、阅读角和充电站。墙上挂着“意见箱”,鼓励户外劳动者提出需求和建议。

    中午时分,“港湾”变得热闹起来,4名环卫工人正在轮流使用微波炉热饭,还有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来这里歇脚。

    李翔介绍,区总工会通过征集户外劳动者建议,综合考虑住宅小区、人流量大的商圈、卫生清扫路段、公共厕所,以及银行网点、公园等分布情况,在全区建立了50余个“渝工港湾”。

    科学管理与贴心服务并行

    午后时分,大渡口壹街区“渝工港湾”内,几位环卫工人围坐在桌旁,一边吃着自带的饭菜,一边聊着家常。不远处,一位外卖配送员正在站点内为手机充电,准备继续上路。

    “为了确保每一个服务站点都能有效运行,区总安排专人负责站点的日常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维护、物资补充和卫生清洁等工作。”李翔说,区总还根据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夏天,站点会增加防暑降温物资,冬天则会准备热水和暖宝宝等保暖用品,还通过问卷调查和意见箱收集大家的意见,不断优化服务站点的功能和布局。

    记者了解到,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区总工会还在站点内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站点内的电视屏幕会循环播放劳模事迹宣传片、工会组织宣传视频等;法律志愿者定期来到站点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节假日期间,站点经常组织送清凉、送温暖活动……

    “我们想通过科学管理和开展系列服务活动,把站点建设成户外劳动者愿来、常来的温馨‘港湾’。”李翔说。

    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去年加入工会的快递员廖中川说,他在港湾休息的时候看到工会的宣传资料,于是决定入会。“加入工会后,每次走进‘港湾’,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廖中川说。

    为提升站点的服务质效,大渡口区总工会不断拓展其服务功能,使其成为多元化服务平台。

    记者了解到,已有不少“渝工港湾”增设了“便利型职工阅读站点”,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学习空间。

    “以前工作之余只能看看手机或者聊聊天打发时间,现在有了这个阅读站点我可以学点新知识充实自己。”一位正在看书的环卫工人说。

    李翔介绍,区总已连续3年将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列入工会为职工群众办实事项目,并把“渝工港湾”作为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平台、主要阵地。目前,全区“渝工港湾”正在迭代升级,在部分有条件的站点增设“爱心妈咪小屋”和“心理辅导室”等功能区域。同时,将把“渝工港湾”打造成一个集劳动技能竞赛、劳模先进表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全方位满足户外劳动者的多元化需求,为每一位走进站点的劳动者提供更加贴心、全面、专业的服务。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