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1:今年1月,美军训练用无人机投掷小型炸弹。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2:乌军无人机已经开始悬挂火箭筒作战。
本报特约记者 谢 昭
美国陆军官方账号21日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小型无人机训练视频,并炫耀称“你见过无人机投下手雷吗?”然而从俄乌冲突到巴以冲突,小型无人机的这种战术早已经普及并发展出更多版本,美军这段视频也因此遭到全球网民的群嘲,五角大楼被迫紧急删帖。美国媒体承认,此举暴露了美国陆军乃至其他军种在相关技术上落后于全球趋势的尴尬处境。
完全与全球趋势脱节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2日称,美国陆军宣称“有史以来第一次展示从小型无人机上投下实弹手雷的情况”。该测试是美国陆军第七训练司令部、乌克兰联合多国训练小组和美国第173空降旅的士兵上个月在德国格拉芬沃尔军事训练基地进行的,美国陆军人员先后将M67破片手雷以及M69练习手雷装到配备有专门投掷机构的小型四轴无人机上,然后操作无人机将手雷投掷到靶场上的汽车形状靶标。美国陆军在声明中宣称,这次现场测试将为未来的训练提供宝贵经验。“虽然这只是对该能力的初步测试,但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将有助于建立全球范围的防御能力。”
然而让美国陆军没有想到的是,该视频的配文“你见过无人机投下手雷吗”迅速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并遭到大量嘲讽。《基辅邮报》称,在美国陆军相关视频发布后的几分钟内,就遭到全球网民的群嘲,“各方嘲讽变得如此激烈,以至于美军管理人员被迫在一个小时后将其删除。”报道列举了众多网民的讽刺:“有点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花了3年多的时间,才开始部署乌克兰士兵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几天就采取的战术。”“美军已经落伍了。如今俄乌双方几乎都没人再用无人机投掷飞行轨迹不稳定的M67手雷,大多数乌克兰士兵使用的是各种定制化的改装弹药,例如带有稳定翼的VOG手榴弹。”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称,美军帖文的语气、视频内容以及评论都与小型武装无人机的全球发展情况严重脱节。对于“你见过无人机投掷手榴弹吗”这个问题,任何过去十年曾关注该领域发展的人都会回答“见过”。
“无人机扔手雷”早已流行
“动力”网站“战区”频道回顾称,使用小型无人机投掷炸弹的做法可以追溯到2016年。报道称,在2016年到2017年的伊拉克摩苏尔战役期间,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就利用无人机在伊拉克政府军的一辆美制M1坦克正上方投掷了手榴弹。此后这种战法迅速扩散,驻叙利亚美军多次遭到反美武装小型无人机的此类袭击。同时,改装版民用无人机,包括携带简易爆炸物的高速无人机,也出现在阿富汗战场。
饱受这类小型无人机袭击之后,美国军方高层几年前公开承认现代战争的性质因此发生了重大转变。2022年时任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理查德·克拉克陆军上将警告称,“我已经在军队服役了38年,在我从军期间,无论是在伊拉克、阿富汗,还是叙利亚的战场上,我从来不需要抬头注意观察天空威胁,因为美军一直保持着空中优势,我们的地面部队总能得到空中掩护。但我们并不是总能拥有这种奢侈的安全感,现在从非常小的四轴飞行器到更大型的无人机,对手的空中威胁越来越多。”
报道称,克拉克的相关评论发生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如今这场大规模冲突更是让无人机尤其是小型武装无人机的重要性展露无遗。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有数千辆坦克装甲车辆毁于各种廉价无人机之手,双方的无人机攻防战也不断升级,覆盖坦克全身的格栅装甲已经成为俄乌战场上的标志性装备,而不惧怕电子干扰的光纤制导无人机数量也越来越多。如今西方援助乌克兰的坦克装甲车辆,往往也要首先针对无人机威胁进行改装之后才会被送上战场。
由美国领导的乌克兰联合多国训练小组成立于2015年,旨在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培训和咨询,其成员应该对这种战场趋势特别清楚。然而乌克兰联合多国训练小组的旅级指挥官菲利普·德雷珀却在引发嘲笑的这次视频中宣称,“这是常规陆军第一次从小型无人机系统投下实弹。”
事实上,此前乌克兰方面也多次抱怨美军忽视小型无人机的战场作用。接受北约培训的乌军士兵就反馈说,包括美军在内的西方教官不知道如何使用无人机,因为他们只跟游击队打过仗。“他们不重视电子战,也无视民用无人机的价值,往往拿着纸质地图部署战术。”
怎么就是“不长记性”?
更讽刺的是,这次事件还暴露出美军内部对于小型无人机的使用经验缺乏交流,因为其实这并非美国陆军首次展示“无人机投下实弹”。早在2023年美国陆军就在一份新闻稿里宣称,“美国陆军人员第一次直接从Skydio公司制造的小型四轴无人机投下实弹,我们拥有了天空中的眼睛。”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美国陆军基地布拉格堡也于去年宣布“正式成为美国陆军可以训练使用小型无人机投放实弹的‘第一个设施’”。
“动力”网站“战区”频道担忧地表示,美军对于小型无人机战场作用的漠视,可能导致未来美军无法正确应对这种新威胁。例如美国陆军最近在坦克战手册中新增关于反无人机战术的章节,就因为没有汲取俄乌冲突的经验、落后于时代而受到广泛批评。该手册建议坦克指挥官站在敞开的炮塔舱口,用手势向其他友军发出敌方无人机到来的信号,并使用坦克的120毫米主炮发射M1028炮弹(相当于大号霰弹枪弹)作为主要的反无人机手段。但这些措施不仅不太可能有效,而且还增加了风险——“该手册似乎认为,美军坦克部队在发现无人机后有充裕的时间打手势、关闭舱盖、向指挥部报告以及变换队形。而在现实世界中,他们只有几秒钟的反应时间”。同时敞开的坦克炮塔舱口很可能成为对手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突破坦克防御的薄弱环节。
美军也在采取改进措施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尽管美军对于小型无人机的战场使用存在各种问题,但五角大楼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当前也在采取相关改进措施。
据《日本时报》21日报道,“为了满足21世纪的战争需求”,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近日已命令五角大楼加快采用并增加部署各种小型无人机,“将它们视为类似于子弹、手榴弹和其他弹药的消耗性装备”。报道称,这项新计划旨在加快重量小于25公斤的小型无人系统的生产、试验和部署。赫格塞思在本月早些时候签署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美国军队没有配备现代战场所需的致命小型无人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陆军长期被要求对消耗性小型无人机的使用情况进行核算,就像对待直升机等昂贵的高端系统一样。然而俄乌冲突的经验证明,小型无人机属于消耗品,损失量非常大。此前美军政策“过度监管”此类无人装备系统的采购、测试、培训和部署,导致美军使用廉价无人机进行快速试验和训练变得困难。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赫格塞思下令取消相关“限制性内部政策”,目标是到2026年底为美军大量配备低成本、消耗性的无人机,并优先部署给印太地区的作战部队。
美国陆军也开始考虑各种应对廉价无人机的措施,包括加速研制和装备各种主动与被动反无人机探测雷达,以及廉价的防空导弹、射频干扰装置和定向能武器等针对无人机的软硬杀伤性武器。在汲取了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中,装甲车辆容易遭到无人机袭击的经验教训后,美国陆军在2026财年预算中提出耗费9200万美元,为其履带式战斗车辆采购超过1500套被动顶部攻击防护附加装甲系统,以保护它们脆弱的顶部,“因为巡飞弹和FPV无人机的攻击已经完全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性质”。
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