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从间接对话到“讨价还价”,美伊核谈判能否有重大突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07:13:00    

    韩建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近日,美国与伊朗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就伊核问题举行第三次间接谈判。与前两次谈判相比,此次谈判涉及技术性议题环节,也意味着谈判进入实质性“讨价还价”阶段。尽管双方都认识到谈判的艰难程度,但也都对谈判前景保持积极态度,甚至筹划进行直接谈判的可能性。这似乎表明,伊核问题在经过数年波折之后,又迎来一个关键节点。

    然而,美伊谈判虽然释放积极信号,两国在核心议题上的分歧在短期内仍难以弥合,这也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态对谈判前景“非常谨慎”的主要原因。

    美国的真正目标是要求伊朗彻底销毁核设施、停止核研发活动,达到完全摧毁伊朗制造核武器的目的。但美国显然也认识到,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当前,美国的主要诉求是,伊朗必须将铀浓缩丰度重新控制在3.67%以下并完全停止后续铀浓缩活动。但伊朗对美国的不信任已是其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尤其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出尔反尔、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制裁的决定,给伊朗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灾难。自2018年以来,伊朗国内充斥着被美国欺骗的愤怒感。伊朗也深刻汲取了利比亚教训。当年,卡扎菲为了获取西方国家支持,主动放弃核武研发并销毁所有核材料,然而美西方国家不仅没有给其提供安全保障,反而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支持反对派将卡扎菲政权完全推翻。最近,以色列宣称,伊朗必须接受类似利比亚的协议,否则将面临军事打击。但这只会进一步提醒伊朗,绝不能按照美国要求销毁核设施,必须保留应对未来美国再次翻脸的博弈筹码。

    因此,在核心议题上的分歧会成为美伊进一步谈判的巨大障碍,但这并不排除谈判出现突破的可能性。当前,美伊双方的谈判意愿都非常强烈。对特朗普政府来说,眼下当务之急是与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打关税战,同时还要在国内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和展开党派斗争。因此,特朗普政府有必要从不太重要的区域——如中东地区进行战略收缩。特朗普政府认为,在中东地区投入过多军事与外交资源并不符合“美国优先”战略,但从中东实现有效收缩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妥善解决伊核问题。只有在与伊朗改善关系的前提下,美国才有机会摆脱在中东部署重兵的困局。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不希望因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而继续加大美国军事开支。这点从特朗普政府不断施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来促成俄乌停火可以看出。因此,以谈判与交易方式解决伊核问题,符合特朗普商人思维的行事逻辑。

    与此同时,伊朗有迫切希望解除制裁的现实需求。在遭受多年“极限施压”后,伊朗经济已到了危险边缘,因制裁引发的经济民生问题已成为伊朗国内爆发抗议的重要基础性因素,国际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国内经济形势的动荡。伊朗对解除制裁的愿望是强烈的,这也是其尽管不信任特朗普政府,但仍然愿意从务实角度与之对话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双方都有强烈意愿达成协议的前提下,美、伊两国未来可能会在核心议题上各自作出妥协,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虽然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为照顾以色列的感受,会对伊朗采取更加强硬立场,但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可能仍是从“美国优先”角度出发寻求解决伊核问题,而不会完全站在以色列一边。

    如果美伊谈判出现积极进展,未来,双方甚至可能将谈判议题扩展至地区及导弹问题上。虽然当前伊朗明确表示,并不愿意触及这两个议题,但其将来未必不会改变主意。这关键取决于双方能否在核问题谈判上有突破性进展。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