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日前,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民意调查报告称,台湾地区民众对美国整体的态度正在恶化,对美国的信任度急速下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认为美国“非常正面”“正面”的台湾民众比例,从去年7月的54.3%下降到33.5%,降幅达20.8个百分点。被问及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后台湾是否比以前更安全时,有37.1%的受访者不同意,28%表示非常不同意。民调还显示,46.7%的台湾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可能”或“非常不可能”在台海冲突时“协助”台湾,有37.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可能”或“非常可能”提供支持,较去年7月的44.5%明显下滑。
民意调查是社会民心动向的晴雨表。台湾民众对美信任度的下降,对当前台湾安全状况的担忧,对未来美国“协助台湾”的怀疑,说明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开始醒悟,逐渐认清美国只顾自己利益、不会顾及台湾利益的真实面目,逐渐认清“外人靠不住”“美国不可靠”的政治现实,逐渐抛弃对美“挺台”“助台”的幻想。
出现这一变化背后有多重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特朗普政府挥出的关税大棒。台湾原本以为通过加码采购美国武器、天然气与农产品,加大台积电赴美投资力度,加力“输诚表忠”,便能讨好美国,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额外“开恩”。但现实终究残酷。台湾各界,包括民进党当局高层,谁都没有想到“加税的靴子落下”,台湾面临的数字是残忍的“32%”。特朗普政府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根本不顾任何所谓“盟友”的面子,“对等关税”大棒扫向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当然也包括台湾地区。消息一出,岛内各界哗然,产业界哀嚎不断,政界学界担忧声四起。受此冲击,岛内民心思变,“疑美论”“怨美论”“反美论”自然升腾。
当然,除关税大棒外,美国近年来在全球频频“抛弃盟友”的表现也是加深台湾民众对美不信任的关键诱因。甘当棋子必成“弃子”,这是国际政治发展定论。从“西贡时刻”到“逃离喀布尔”,从伊拉克、阿富汗到利比亚、乌克兰,美国为一己之私四处煽风点火,见势不妙就一撤了之,把烂摊子甩给别人。此类动作宛如一把把尖刀,刺向乌克兰,刺向美国盟友,也刺向一些曾高喊“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台湾民众。血淋淋的现实是最好的清醒剂。当“乌克兰时刻”即将到来之际,那些台湾民众终究有了一点该有的清醒。
当然,这或许是民意清醒的开始,也或许还得经历多次痛彻心扉的反复方能有更深领悟。假如明天美国给台湾出售几件先进武器,或者稍微降低一点加征关税额度,也许还有一部分健忘的台湾民众会继续对美感恩戴德,乞求美国更多支持。况且,当前民进党当局仍掌控岛内舆论,只要美国给台湾丢出些许“善意”、施舍几颗“甜枣”,“台独”政客、绿色媒体、绿营侧翼一定会大力操作认知战,继续鼓动台湾社会“亲美”“媚美”“靠美”。
不过,从历史发展大势、时代发展趋势来看,民进党当局操作“亲美”“倚美”的空间将会被进一步压缩。美国霸权衰落已成事实,不然不会不顾吃相,拿盟友开刀。美国软硬实力同步下降,不管盟友死活、只顾自己利益的事例还会更多。“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统一有好处”。台湾民众唯有尽早清醒,放弃“倚美靠美”的不切实际幻想,与大陆同胞一道共同推进祖国统一,才能不被美国敲诈勒索,才能避免两岸战争风险,才能最大程度维护台湾利益。(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涉外关系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