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法院如何鉴定证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8 12:23:42    

    法院在审查证据时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证据的合法性审查

    证据的形式和来源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证据不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取得。

    证据的真实性审查

    证据是否为原件或原物,复印件或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是否相符。

    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提供证据的人或证人与当事人是否存在利害关系。

    证据形成的原因和发现时的客观环境。

    证据的证明力判断

    证据的关联程度和各证据之间的联系。

    证据的性质、来源、内容等因素。

    证据是否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对方当事人是否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

    鉴定程序

    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

    预交鉴定费用并提供相关材料。

    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协商不成时由法院指定。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一般不予重新鉴定。

    证据采纳与裁判

    法院根据证据能否证明的案件事实作出裁判。

    审判人员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

    法院在裁判文书中应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法院在审查证据时,必须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并依据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作出裁判。这一过程是全面、客观且遵循法律规定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