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莫让内幕交易毁坏A股根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0:10:00    

    近期,多股在重大事项停牌前股价以涨停收盘。股价的明显异动,难免产生关于内幕交易的质疑。内幕交易严重损害市场“三公”原则,且扭曲价值规律,可能助长市场投机之风,应以立体化追责的手段严防死守,震慑潜在的违规者。

    内幕交易是指利用未公开的重要信息,在信息正式公开前进行证券交易以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市场的“三公”原则。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内幕交易者能够提前知晓并利用关键信息,从而在交易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广大普通投资者则因信息滞后而处于被动地位,甚至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内幕交易让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大打折扣,投资者的信心也受到严重打击。

    更为严重的是,内幕交易扭曲了价值规律,助长了市场的投机之风。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股票价格应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和市场前景。然而,内幕交易的存在使得股价波动更多地受到非公开信息的驱动,而非公司基本面。扭曲的价格信号不仅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也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了市场的整体效率。同时,内幕交易还可能引发市场对监管有效性的质疑,进一步削弱市场的稳定性和吸引力。

    从二级市场的交易看,部分股票在重大信息公布前的股价异动,很难用巧合来解释,投资者自然会将异动行为与内幕交易相联系,如果监管不到位,最终受损的将会是投资者对于“三公”原则的信任度。

    面对内幕交易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有必要采取立体化追责的手段,形成对违规行为的强大震慑。管理层需要强化监管的执法力度,提高对内幕交易的发现和查处能力,这包括加强市场监控系统的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股价异常波动和可疑交易行为。同时,监管层还应该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市场参与者积极提供内幕交易线索,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氛围。

    此外,对于查实的内幕交易行为,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这包括对违规个人的市场禁入、罚款乃至刑事处罚,以及对涉事机构的严厉处罚。通过提高违法成本,让潜在违规者望而却步,从而有效遏制内幕交易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减少内幕信息的泄露风险。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重要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披露。同时,上市公司还应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防止因个人疏忽或故意泄露导致内幕交易的发生。

    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莫名其妙的非理性大涨需要保持多一分冷静,不做投机客,如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资风险。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神鞭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2号-25